(資料圖)
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有一些來自中國的“初步跡象”顯示,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將快于此前的預期,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近200萬桶,而中國的需求預計將達到這一預期的一半左右。
“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比我們想象的更強勁,”他補充說,“全球石油和液化天然氣需求將會上升?!?br>比羅爾進一步解釋稱,中國的航空燃油消費已經“非常非常強勁”,如果繼續以同樣的速度增長,可能會增加整體石油需求。
他還稱,中國需求的增長也將對液化天然氣產生重大影響,因為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,目前進入市場的液化天然氣數量是歷史上最低的。
1月份油價連續第三個月下跌,原因是市場擔心美國庫存上升,以及需求的不確定性。市場也對中國經濟復蘇的速度持謹慎態度,數據顯示制造業、汽車和住宅銷售持續疲軟。
國際投行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(RBC Capital Markets LLC)上周在一份報告中表示,在有證據表明需求上升之前,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及其盟友將對向石油市場增加產量保持“極其謹慎”的態度。
作為回應,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·本·薩勒曼王子周六重申,該國將對提高石油產量保持謹慎態度,盡管許多知名分析師表示,不斷上升的需求將很快引發油價飆升。
例如,高盛集團(Goldman Sachs Group Inc.)以低庫存和生產商閑置產能為由,預計布倫特原油將在第三季度回升至每桶100美元上方。摩根士丹利(Morgan Stanley)也有類似的預測。
比羅爾還指出,七國集團(G7)和歐盟(EU)針對包括柴油在內的俄羅斯燃料出口實施了新的價格上限,隨著貿易流動的調整,可能會在初期造成一些供應困難。這樣,印度將有機會在未來幾個月增加柴油出口。
本文由財聯社授權“匯通財經”轉發
關鍵詞: 中國經濟